分析熱泵三聯供擴大份額的有力因素
分析熱泵三聯供擴大份額的有力因素
縱觀國外熱泵史的發展,出現過反復和挫折,空氣能行業在我國尚屬新興行業,我國應該吸取國外史的經驗和吸取。美國20世紀50年代的熱泵,由于價格高,可靠性差,加上盲目由南方向北方推廣,因而使其經濟性下降,壽命縮短,市場信譽大大下降,曾使聯邦政府不得不強行禁止使用熱泵。日本1961年開始出現電動家用熱泵,由于技術問題沒有完全解決,產品效率低,供熱能力不足,在1963年批量生產之后,又中斷了將近4年,直到1972年,才又重新恢復生產。
二戰以后,工業經濟的長足發展帶來的對供熱的大量需求及相對能源短缺,促進了大型供熱及工業用熱泵的發展。1973年的全球性能源危機,進一步促進了熱泵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但熱泵在世界范圍內的大規模商業應用是最近20年的事,如美國,截止1985年全國共有14,000臺地源熱泵,而1997年就安裝了45,000臺,到目前為止已安裝了400,000臺,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穩步增長。
政策轉變推動三聯供
2011年6月9日,《空氣源熱泵三聯供機組》行業標準(送審稿)審查會議在武漢召開,然而送審稿遞交到相關部門已經兩年時間,但目前依然杳無音訊。今年,6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經濟導報社在北京召開空調技術創新高級研討會,其中一項重要的議題就是進一步加強“空氣源熱泵三聯供機組”的技術交流。
眼觀國家政策前后的態度迥然,消費者不難看出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大力支持。
南方北熱泵供暖話題如火如荼
一年又一年的寒冬逼迫南方市場呼吁供暖的現狀,業內不少專家也贊成南方供暖,但是對于南方采暖,提出了不同于北方采暖的新要求。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說:“供暖并不等于集中供熱,南方并不適合集中供熱,使用天燃氣的地區,適合分散供熱。”
對于新興的南方市場,高效節能的空氣能供暖終將占領市場。
然而處于經濟性的考慮,三聯供產品在制冷模式下可以獲取免費的生活熱水、能效比很高,制熱模式下可以做地板采暖、暖氣片、生活熱水等等。因為壓縮機從空氣中吸收了低品位的熱能做功轉換成了高品位的熱能,是經濟又節能的供暖以及熱水的提供方式。三聯供,定將成為空氣能市場的“又一春”!